隨著計算機技術、交互技術和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的進步,VR+行業的運用達到前所未有之廣闊,而VR+教育是我們最熟悉的模式之一。VR教育的概念,就是讓學生和教師在超越現實的虛擬環境中自由移動、交互和操作,體驗到無法用簡單的圖文或者視頻構造的情景。

1、VR教育的價值
VR教育針對教育中的痛點應運而生,價值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提高學習效率。相關機構研究結果表明,單一媒體的教學形式如文字或圖片,教學效率約為百分之十;復合媒體教學形式的效率,如多媒體教學,約為百分之三十;高沉浸的媒體,如VR教學的效率則達到百分之七十。
第二,提高學習興趣與動力。VR的沉浸感,臨場感和趣味性,可以將枯燥乏味的知識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降低教育成本。將一部分實驗用VR的方式代替,可以降低目前實操實驗的成本。在教育實驗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稀缺資源,尤其是醫療專業的人體資源,VR教學則可以在實驗過程中將不可逆的問題通過VR進行反復的操作并進行數據分析。
第四,避免實驗操作的安全風險;瘜W教學中有很多實驗涉及具有腐蝕性、有毒、易爆炸的液體或固體,用VR的方式進行實驗則可以大幅降低實驗中的風險。

2、中國的教育市場
目前中國的教育市場極為龐大,報告指出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20年,全國共有15.80萬所普通小學、5.28萬所初中、2.44萬所高中和2738所高等院校,在校生已達2.89億人,專任教師1792.18萬人,對利用新技術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有著強烈訴求。VR+教育的市場不容小覷。

3、政策對VR+教育的推動
受教育政策推動,VR作為教育信息化改革重點之一,長期來看在高校、中小學和職業教育等場景落地確定性較高?v觀國內政策環境,VR產業在我國產業規劃發展中地位持續提升。查看2010年以來中央、國務院、10個重點部委發布的與VR虛擬現實相關的政策文件,大家會發現:政策在2016年首次出現爆發趨勢,全年共計62份VR相關政策發文;2020年政策力度達到高峰,全年共78份政策發文。從重點政策文件來看,政府在2016年十三五規劃中開始對VR/AR產業進行技術布局,成立了相關國家工程實驗室;2017-2019年政策重點逐步轉向推動VR走向產業化、商業落地;2020年十四五中,VR/AR產業被列為數字經濟重點產業。
在各部委中,教育部最積極地響應VR產業發展的政策,其在2017年至2020年期間持續發布22份政策文件中提及了VR或虛擬現實。通過對各項政策文件深入解讀,我們會發現:在每年度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核心政策文件中都有提及VR技術的使用,同時在高校教育、職業教育與中小學教育改革中也均有提及?紤]到教育行業對政策相對敏感,我們有理由相信,VR技術將在教育信息化中運用和普及,VR教育市場潛力巨大。

4、VR教育的難點
VR與教育的融合依然難關重重。從當前來看,VR仍舊活躍于游戲和影視等領域,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面依舊不夠廣泛,投入使用的也很少。其次,當前VR教育的內容往往與硬件打包售賣,該模式導致內容制造缺乏活力。再者,硬件成本高、優質內容少、內容滯后等問題,使得VR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無法真正用于日常教學中。最后,用戶需求碎片化,課程結合度有限,VR教育發展成熟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5、VR教育發展趨勢
中國VR教育市場正在快速增長。2017年起,VR教育產業風起青萍之末,技術裹挾著教育改革,漸成風云掃蕩之勢。國內的VR教育企業猶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雖然分別從不同的教育階段、市場需求發力,但眼見教育成為VR應用垂直行業翹楚,后起之秀紛紛入局,K12教育的競爭尤其不容小覷。

雖然,VR教育市場目前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也出現了很多難點和問題,所幸人們對利用新技術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有著強烈訴求。在應用場景上,VR可帶來的沉浸感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尤其在部分高危職業培訓中更有價值。未來幾年來自中國和海外的政府及機構還將會繼續對這個市場進行投入。而運營商的進入將能聯合VR教育合作伙伴一同建立穩固的互惠組合,在終端普及、內容分發、基礎網絡等環節推動產業發展,實現共贏。 |